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连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市场监管部门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坚持依法治理、打建结合、统筹协作、社会共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一批侵权假冒案件,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全区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纵深推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
围绕市场热销商品和重点市场,紧密结合打击非法制售防疫物资产品违法行为、冷链食品专项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等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深化政企联合打假,集中查处一批有影响、有突破的案件,对影响恶劣的制假售假典型案件、大案要案实行“挂牌”督查督办,限期办结。截至目前,2021年“两节”打假共立案635起,罚没款170.2万元。
多点发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重点品类监管,突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群众日常生活必需、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的日常监管,加大检查频次和抽检力度,严格查处非法添加、以次充好、伪造包装、经销过期变质食品等各类违法行为,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消费市场。二是紧盯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严把冷链食品上市关,严格落实提前24小时报备和实名购销制度,督促经营者查验冷链食品“四证一码”,凡不能提供的,坚决不允许入市经营。全面推广“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应用,做到应录尽录,赋码销售,确保实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目前,已排查冷库277户(含经营进口冷链食品46户),检查食品生产企业72家次,冷库468家次、商场超市1836家次,餐饮经营单位3046家次,查处冷链食品违法案件6起,涉及案值115万余元,均已移交公安部门。三是加强聚集性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对“年夜饭”及农村自办宴席实施备案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力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协调联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
会同公安、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自今年1月底至4月底,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和假冒伪劣违法犯罪“春风行动”。此次行动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紧紧围绕市场热销食品以及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假冒农资、建材等产品,紧盯冷链食品、肉制品、水产品、食用油、保健食品、烟酒饮料、调味品,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强食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线索发现和侦查打击力度,维护消费市场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与公安、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畅通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交互等工作渠道。同时,紧紧围绕“春风行动”打击成效、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内容,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充分展现该区严打犯罪的坚强决心和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知假识假防假能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讯员 赵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