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记者从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银川市将以“产业振兴”为牵引,提高产业效益,做足做好“土特产”三篇文章,聚焦产区配套完善、全链创新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品牌推广营销。
至2023年底,全市力争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27万亩以上,组织参与国内重点展(销)会,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及银川市区建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城市体验中心20个,力争酿酒葡萄产量达到9万吨,葡萄酒原酒产量达到5.8万吨(7500万瓶),葡萄酒销售总额突破8亿元,酒庄旅游接待120万人次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全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
产区提质增量加快基础设施配套
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基础配套不仅要完善,还要以葡萄酒文化元素符号和形象设施来彰显其特色,各项工作要协同推进。关于土地方面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局、相关县(市)区政府今年将完成土地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可利用和优化调整土地名录,有效衔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促进葡萄酒产业土地集约化使用达到最大价值。
同时,今年银川还将推进葡萄园确权及企业融资,按照“成熟一块、办理一证”的原则,加快酒庄园区及地上附着物等不动产登记,应确尽确,应颁尽颁。“我们将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主动为葡萄酒产业及关联企业融资牵线搭桥,设计订做适合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赋能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也要加快培育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匹配的世界级种植师、酿酒师、品鉴师、侍酒师等,夯实产业队伍,打造国际水平,要强化产业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产业“最强大脑”,发挥产业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同时,银川市还将实施葡萄酒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对葡萄及葡萄酒生产经营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可视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构建葡萄酒产业完整的科研、生产、安全控制平台。
与此同时,银川市还将依托宁夏食品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监管,通过政策、项目等方式鼓励支持酒庄(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葡萄酒质量追溯平台及设施设备,加快实现葡萄酒“一品一码”全链条追溯和产业数字化监管,提升葡萄酒品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