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协:陪诊亟待规范,理性选择服务
来源: 北京商报 发布日期:2023-05-15 15:22:30
北京商报讯(记者蔺雨葳)5月15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陪诊消费提示。近两年,针对子女工作忙,老人看病难的问题,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服务——陪诊,即服务人员帮助有困难的患者完成就诊期间的挂号、缴费、候诊、取药、检查等流程。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陪诊服务存在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评价无标准、售后无保障等问题。
为此,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提供陪诊服务的市场主体,无论是通过互联网经营还是实体经营,一是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公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二是要守法经营,诚信为本,不通过诱导等方式加价挂号、排队、取药,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针对广大消费者,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选择陪诊服务时要约定服务的详细内容;选择陪诊服务时要明确双方责任,如遇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因陪诊人员过错造成患者损失如何赔偿,或其他事故发生时双方的责任分配等问题,建议签订书面协议或留存承诺证据;接受陪诊服务时遇到权益受损的问题,要及时收集好服务宣传、订单或协议、聊天记录、支付记录等证据,依法维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