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食品

湖北:进口冷链食品实现全程电子化可追溯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发布日期:2021-08-20 10:39:36

【字体:】 【打印】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 吴采平)8月19日,记者从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湖北已建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鄂冷链”,实现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邓仲林介绍说,湖北省建立完善了进口冷链食品“五全”“六专”“三证一码”的常态化防控体系。“五全”指进口冷链食品做到“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追溯、人员全管理”;“六专”指对以湖北省为“第一入境地”和外省转运湖北省“第一储存地”的进口冷链食品,湖北省建立了71个集中监管仓,按照“设置专库存放、配备专职人员、开辟专项通道、实行专班检测、建立专管台账、组织专业消杀”的“六专”要求规范管理;“三证一码”指,建立了海关通关单证、核酸检测证明、预防性消毒证明、“鄂冷链”追溯码管理公示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三证一码”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坚决不采购、不运输、不储存、不加工、不销售。截至8月15日,湖北累计将10.5万吨进口冷链食品纳入“鄂冷链”平台管理,发放“鄂冷链”追溯码386.6万个。

  及时排查整改风险隐患。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企业,湖北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整改落实。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筑牢常态化防控思想,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依规科学精准防控。湖北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要求,制定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措施,坚决防范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建立“鄂冷链”平台联络员制度,开展线上培训和答疑,督促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应录尽录,确保全程电子化可追溯。对“鄂冷链”平台数据进行周分析、月研判,充分发挥平台的技术支撑作用,实现科学精准防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湖北:进口冷链食品实现全程电子化可追溯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日期:2021-08-20 10:39:36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 吴采平)8月19日,记者从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湖北已建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鄂冷链”,实现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邓仲林介绍说,湖北省建立完善了进口冷链食品“五全”“六专”“三证一码”的常态化防控体系。“五全”指进口冷链食品做到“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追溯、人员全管理”;“六专”指对以湖北省为“第一入境地”和外省转运湖北省“第一储存地”的进口冷链食品,湖北省建立了71个集中监管仓,按照“设置专库存放、配备专职人员、开辟专项通道、实行专班检测、建立专管台账、组织专业消杀”的“六专”要求规范管理;“三证一码”指,建立了海关通关单证、核酸检测证明、预防性消毒证明、“鄂冷链”追溯码管理公示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三证一码”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坚决不采购、不运输、不储存、不加工、不销售。截至8月15日,湖北累计将10.5万吨进口冷链食品纳入“鄂冷链”平台管理,发放“鄂冷链”追溯码386.6万个。

  及时排查整改风险隐患。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企业,湖北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整改落实。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筑牢常态化防控思想,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依规科学精准防控。湖北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要求,制定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措施,坚决防范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建立“鄂冷链”平台联络员制度,开展线上培训和答疑,督促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应录尽录,确保全程电子化可追溯。对“鄂冷链”平台数据进行周分析、月研判,充分发挥平台的技术支撑作用,实现科学精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