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食品

安徽省芜湖市聚焦食品生产“五项提升”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2-23 15:02:20

【字体:】 【打印】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市场监管局按照提升“准度、力度、准度、温度、高度”的总体思路,以发挥首创精神、做深做实工作为导向,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夯实筑牢食品安全底线,持续推动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责任落实准度。贯彻落实60号令规定。选取部分示范企业,建立完善与企业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等相适应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机制并落实到位,以典型引领,带动其他企业逐渐规范实施。深化“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督促企业按要求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按照“一品一训”要求,开展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重点产品食品安全专题培训;重点推进11家规模较大企业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督促所有企业建立生产全过程记录制度。

  二是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检查靶向性。突出抽检不合格企业,组织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第三方机构等高水平技术力量开展专项检查,扎实开展“条目式、承诺式约谈+闭环管理”。提升监督检查能力。开展“食品生产检查员大讲堂”培训,不断提高检查员理论和实操水平。将食品生产检查员参训、检查情况纳入年底考核。提升监督检查有效性。不断提高监督检查问题发现率、整改上传率、APP使用率、照片规范率“四率”,降低抽检不合格率。

  三是提升风险防控精度。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突出食品生产主要品种、集中区域,开展全覆盖、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完善风险隐患台账。根据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健全完善“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档”风险隐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强化风险隐患治理。推行“235”整治模式,集中精力开展重点食品重点区域整治。

  四是提升帮扶指导温度。持续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坚持“一企一策”、“一坊一策”,全力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纾困解难、提质增效。推进“党建+食品安全”。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食品生产领域“党建+食品安全”治理。发挥首席营商服务官作用,主动了解企业诉求,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难。

  五是提升产业发展高度。持续开展规范提升。启动食品生产行业“诊脉”工程,推进“区块链+可视化监管”,集中精力开展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一市一品”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小作坊环境卫生和食品添加剂整治,鼓励引导小作坊改造设备设施、改良生产工艺、提升管理能力,向食品生产企业升级转化。继续加强示范培育。持续推进生产企业、小作坊“双提升”,强化示范企业(小作坊)、示范集中区(园区)和示范行业培育,不断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安徽省芜湖市聚焦食品生产“五项提升”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日期:2023-02-23 15:02:20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市场监管局按照提升“准度、力度、准度、温度、高度”的总体思路,以发挥首创精神、做深做实工作为导向,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夯实筑牢食品安全底线,持续推动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责任落实准度。贯彻落实60号令规定。选取部分示范企业,建立完善与企业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等相适应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机制并落实到位,以典型引领,带动其他企业逐渐规范实施。深化“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督促企业按要求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按照“一品一训”要求,开展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重点产品食品安全专题培训;重点推进11家规模较大企业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督促所有企业建立生产全过程记录制度。

  二是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检查靶向性。突出抽检不合格企业,组织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第三方机构等高水平技术力量开展专项检查,扎实开展“条目式、承诺式约谈+闭环管理”。提升监督检查能力。开展“食品生产检查员大讲堂”培训,不断提高检查员理论和实操水平。将食品生产检查员参训、检查情况纳入年底考核。提升监督检查有效性。不断提高监督检查问题发现率、整改上传率、APP使用率、照片规范率“四率”,降低抽检不合格率。

  三是提升风险防控精度。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突出食品生产主要品种、集中区域,开展全覆盖、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完善风险隐患台账。根据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健全完善“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档”风险隐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强化风险隐患治理。推行“235”整治模式,集中精力开展重点食品重点区域整治。

  四是提升帮扶指导温度。持续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坚持“一企一策”、“一坊一策”,全力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纾困解难、提质增效。推进“党建+食品安全”。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食品生产领域“党建+食品安全”治理。发挥首席营商服务官作用,主动了解企业诉求,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难。

  五是提升产业发展高度。持续开展规范提升。启动食品生产行业“诊脉”工程,推进“区块链+可视化监管”,集中精力开展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一市一品”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小作坊环境卫生和食品添加剂整治,鼓励引导小作坊改造设备设施、改良生产工艺、提升管理能力,向食品生产企业升级转化。继续加强示范培育。持续推进生产企业、小作坊“双提升”,强化示范企业(小作坊)、示范集中区(园区)和示范行业培育,不断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