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食品安全的重大部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哈尔滨新区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搭建连接政府监管部门、餐饮服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明厨亮灶+全程追溯”数字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提升新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现代化管理水平。
搭建智能监管平台,加强政府监管。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餐饮单位数量多、监管人手不够,管理手段单一、监管效率低,预防性管理不足、责任追溯难,从业人员流动大、证件难规范等问题,依托科技手段赋能监管创新。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融合视频监控、互联网、物联感知、AI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搭建“明厨亮灶+全程追溯”智能监管平台,系统设计监管端、企业端和公众端。监管部门远程监管,线上巡查,实时查看餐饮单位后厨实况、从业人员管理、食安台账等信息。通过AI智能、物联感知等识别违规行为,实时预警推送至监管部门和餐饮单位,对于立即可改的问题,监管人员通过视频监督整改;对于涉及违法行为,监管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实现目标性监管、精准执法,提高基层监管人员工作效率。
建设云上互动场景,引导企业自律。智能监管平台创新引入企业自查场景,按照制定的自查标准体系,运用智能化数据感知采集手段,将日查、周查、月查数据上传平台,监管人员及时查阅企业自查发现隐患及整改情况。为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餐饮单位每日上传环境卫生、食品采购、食品检测、餐饮具消毒等台账内容。香香鸟、佳明佳等配餐企业要上传留样台账,新区师范附小、新区第一幼儿园等学校幼儿园食堂要将校长陪餐记录、菜谱上传系统平台。系统依据餐饮单位基础信息完善度、食安台账录入完整度、智能预警告警数量、监督管理和消费投诉评价五个维度产生的风险点,每日自动生成食安指数分值并进行排名,排名较低的将增加现场监管频次,引导企业不断地提高自律意识。
打造共享智能蓝图,鼓励公众参与。为保障消费者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管理模式,在餐饮单位就餐区域显著位置安装显示屏,向社会公众展示现场加工过程、食品原料追溯、企业证照信息、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监管信息等内容,实现餐饮单位与消费者互动共享。消费者可用手机扫描企业二维码,了解更多从食材采购到菜品上桌的相关信息,实现餐饮服务全程可追溯。对餐饮单位存在不合规的问题,消费者可通过公众端进行评价、建议或投诉,监管人员可以查看并及时回复投诉信息。“后厨”成为消费者可直接看到的“透明厨房”,让消费者看得放心、吃的安心。
“明厨亮灶+全程追溯”智能监管平台试运行以来,遴选包括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养老机构食堂、综合体商场内餐饮服务单位、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等五种类型105家“明厨亮灶+全程追溯”建设单位。目前平台接入摄像头数量432个,上传证照信息105家,食安管理员证书98个,从业人员健康证327人,食安台账2311条,AI告警信息2106条,企业自查620条,线上巡查376条,及时消除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