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食品

江西新余建智慧监管矩阵创“慧治食安”改革品牌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3-21 13:23:52

【字体:】 【打印】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抓科技赋能,抓技术支撑,抓信息化平台建设,搭建智慧监管矩阵,打造“慧治食安”改革品牌。
  一、打造食安智慧监管指挥中心。投资560余万元建成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执法远程指挥、稽查执法、现场办公、“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指挥中心,采用全景仓式设计,将辖区内食品企业分布、监管工作动态、食品安全风险指数、远程视频信息、预警信息、企业上传数据、监管态势、培训情况、检查情况、疫情防控等信息进行全方位展示、一目了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后厨人员不戴口罩、不戴手套、抽烟、玩手机等多种违规行为和现场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抓拍,通过语言播报等形式,实时提醒预警、督促整改,推动食安监管由“人盯人”向“机器换人”的非现场“智控”转变。
  二、打造数字管理菜场。先后投入创建经费6亿余元,全覆盖改造或新建城区农贸市场24个,开启智慧模式,实现一站式称重、移动支付、农残检测、食品追溯、数据整合、电子亮证亮照等数字化管理。市场内自建食品快检室,对农产品上市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公示检测结果,打造数字化快检体系。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食品快检13407批次,开展“你点我检”活动14场,活动现场接受送检565批次,检测发现的问题全部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三、打造“有溯有数”食安智慧监管APP。该APP为行政端、企业端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安全生态圈。一方面,企业端实现“一机在手、标准全有”。食品经营主体只需登录账号,既能查看企业证照信息、诚信评价、执法检查结果等,还能对照系统内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自查自检,完成整改提升。另一方面,行政端实现“一号登录、一机监管”。监管人员不需携带执法文书,通过手机执法终端登录平台“工作台”,就可实现对日常检查、专项整治、抽样检测、风险分级、投诉处置等业务模块进行统一办理,自动生成电子执法文书,通过平台直接发送到监管对象签字认可,大幅减少执法文书填写和送达的繁琐问题,实现监管数据可保存、监管痕迹可查询、监管结果可追溯。
  四、打造餐饮单位视频监控体系。搭建“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平台,将全市80%以上餐饮单位后厨纳入视频监控体系,对餐饮企业食材加工制作进行全过程远程监控及自动预警,对视频及其他数据信息向公众公开展示,让餐饮企业后厨操作由幕后走到台前,引导公众直接参与监督,实现主体端、监管端、公众端“三防”协同,形成全社会共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江西新余建智慧监管矩阵创“慧治食安”改革品牌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日期:2023-03-21 13:23:52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抓科技赋能,抓技术支撑,抓信息化平台建设,搭建智慧监管矩阵,打造“慧治食安”改革品牌。
  一、打造食安智慧监管指挥中心。投资560余万元建成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执法远程指挥、稽查执法、现场办公、“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指挥中心,采用全景仓式设计,将辖区内食品企业分布、监管工作动态、食品安全风险指数、远程视频信息、预警信息、企业上传数据、监管态势、培训情况、检查情况、疫情防控等信息进行全方位展示、一目了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后厨人员不戴口罩、不戴手套、抽烟、玩手机等多种违规行为和现场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抓拍,通过语言播报等形式,实时提醒预警、督促整改,推动食安监管由“人盯人”向“机器换人”的非现场“智控”转变。
  二、打造数字管理菜场。先后投入创建经费6亿余元,全覆盖改造或新建城区农贸市场24个,开启智慧模式,实现一站式称重、移动支付、农残检测、食品追溯、数据整合、电子亮证亮照等数字化管理。市场内自建食品快检室,对农产品上市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公示检测结果,打造数字化快检体系。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食品快检13407批次,开展“你点我检”活动14场,活动现场接受送检565批次,检测发现的问题全部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三、打造“有溯有数”食安智慧监管APP。该APP为行政端、企业端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安全生态圈。一方面,企业端实现“一机在手、标准全有”。食品经营主体只需登录账号,既能查看企业证照信息、诚信评价、执法检查结果等,还能对照系统内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自查自检,完成整改提升。另一方面,行政端实现“一号登录、一机监管”。监管人员不需携带执法文书,通过手机执法终端登录平台“工作台”,就可实现对日常检查、专项整治、抽样检测、风险分级、投诉处置等业务模块进行统一办理,自动生成电子执法文书,通过平台直接发送到监管对象签字认可,大幅减少执法文书填写和送达的繁琐问题,实现监管数据可保存、监管痕迹可查询、监管结果可追溯。
  四、打造餐饮单位视频监控体系。搭建“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平台,将全市80%以上餐饮单位后厨纳入视频监控体系,对餐饮企业食材加工制作进行全过程远程监控及自动预警,对视频及其他数据信息向公众公开展示,让餐饮企业后厨操作由幕后走到台前,引导公众直接参与监督,实现主体端、监管端、公众端“三防”协同,形成全社会共抓共管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