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食用农产品

大连全力推进销售食用农产品“入场建码、进货扫码、一码通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来源: 大连市场监管微信号  发布日期:2022-12-06 13:14:51

【字体:】 【打印】 

  为落实好《辽宁省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批市场源头,强化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压实主体责任,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监管”推进我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我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水平。

  截至目前,大连市已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批市场入场销售者电子化信息建档率、公开承诺率双100%指标。

  靠前服务,助力一级批发市场提升赋能

  为切实发挥好一级批发市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作用,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聚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主动到在建的一级批发市场大连现代农业产业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现场对接服务,重点了解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快检设备、检测人员配备以及市场正式运营后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管理、计量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等管理规划情况。

  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筹备阶段和正式运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市场落实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配齐配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从市场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相关业务处室指导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食用农产品追溯能力。

  创新机制,推进农批市场规范化建设

  积极推行农批市场双重专人管理制度,区市县市场监管局和农批市场开办方指定专人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保障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农批市场开办方建立全部入场销售者电子档案,将销售主体信息、主要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品种、产地来源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等录入系统,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公开承诺书。

  市场开办方不断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室功能,及时上传快速检测信息;定期对市场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查验入场销售食用农产品的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合格证明文件等,进一步提升市场规范化建设水平。

  注重培训,提高市场主体责任意识

  为推动农批市场开办方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在省局统一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市市场监管局为我市13家农批市场和在建的一级批发市场举办专题线上培训,重点解读市场监管领域食用农产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相关要求,指导批发市场提高规范管理意识,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全市共有1200余人次参加培训,为强化“辽宁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依托系统,推进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可追溯

  督促和指导农批市场和入场销售者应用“辽宁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追溯信息,使用二维码向下游经销商“亮码”销售;

  入场销售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要求,查验食用农产品可溯源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通过追溯系统建立进货查验记录,确保采购的食用农产品来源可追溯。

  对无法提供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市场开办者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上传检测合格报告后方可采购,确保追溯制度有效落实。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强化部门协同,与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局等机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对上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逐步推行“入场建码、进货扫码、一码通行”制度,构建从批发市场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链条、全过程有效追溯,不断提升我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大连全力推进销售食用农产品“入场建码、进货扫码、一码通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来源:大连市场监管微信号日期:2022-12-06 13:14:51

  为落实好《辽宁省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批市场源头,强化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压实主体责任,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监管”推进我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我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水平。

  截至目前,大连市已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批市场入场销售者电子化信息建档率、公开承诺率双100%指标。

  靠前服务,助力一级批发市场提升赋能

  为切实发挥好一级批发市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作用,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聚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主动到在建的一级批发市场大连现代农业产业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现场对接服务,重点了解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快检设备、检测人员配备以及市场正式运营后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管理、计量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等管理规划情况。

  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筹备阶段和正式运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市场落实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配齐配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从市场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相关业务处室指导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食用农产品追溯能力。

  创新机制,推进农批市场规范化建设

  积极推行农批市场双重专人管理制度,区市县市场监管局和农批市场开办方指定专人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保障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农批市场开办方建立全部入场销售者电子档案,将销售主体信息、主要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品种、产地来源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等录入系统,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公开承诺书。

  市场开办方不断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室功能,及时上传快速检测信息;定期对市场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查验入场销售食用农产品的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合格证明文件等,进一步提升市场规范化建设水平。

  注重培训,提高市场主体责任意识

  为推动农批市场开办方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在省局统一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市市场监管局为我市13家农批市场和在建的一级批发市场举办专题线上培训,重点解读市场监管领域食用农产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相关要求,指导批发市场提高规范管理意识,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全市共有1200余人次参加培训,为强化“辽宁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依托系统,推进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可追溯

  督促和指导农批市场和入场销售者应用“辽宁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追溯信息,使用二维码向下游经销商“亮码”销售;

  入场销售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要求,查验食用农产品可溯源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通过追溯系统建立进货查验记录,确保采购的食用农产品来源可追溯。

  对无法提供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市场开办者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上传检测合格报告后方可采购,确保追溯制度有效落实。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强化部门协同,与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局等机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对上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逐步推行“入场建码、进货扫码、一码通行”制度,构建从批发市场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链条、全过程有效追溯,不断提升我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