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特种设备

湖北省仙桃市“全链条”监管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11-25 14:33:38

【字体:】 【打印】 

  湖北省仙桃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举措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全链条”监管,严抓责任落实,严控风险隐患,严管违规行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自上率下健全监管机制,压实安全责任链

  协同21个部门组建特种设备安全专业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负责人,4次集中调度指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构建“各自领域分头抓、重点领域一起管”治理格局。聚焦城镇燃气、锅炉和压力管道、乘用电梯等高风险领域开展7次联合执法,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手、措施到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实现“一品种一预案、一属地一预案、一企业一预案”;组织特种设备安装维保公司组成承压类和机电类2支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小分队,落实24小时备勤出勤制度,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由内向外优化监管模式,扣紧风险防控链

  常态巡查除隐患。梳理企业清单,形成登记台账,“一企一档”覆盖率达100%。根据企业风险情况制定“任务清单”,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巩固提升行动,对1200家企业的特种设备开展全覆盖检查,共排查消除一般隐患794个、重大隐患10个、约谈企业46家、立案35起,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全面提升”监管闭环。

  专项整治防风险。加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力度,排查燃气经营和使用单位155家,发现消除隐患50处;开展“黑气瓶”整治行动,报废气瓶3720支;排查商超、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检查企业1026家次、排查消除隐患119个、立案查处12起,以“时时放心不下”紧迫感保障群众安全感。

  智慧监管保安全。依托监察平台精准开展超期未检特种设备动态清零,清理率达99.5%;建设液化石油气瓶信息化追溯体系,覆盖液化气站21家,赋码建档气瓶20.4万只;启动工业气瓶和车用气瓶信息化溯源系统建设,完成12家充装单位信息化平台建设,19个基层所实现远程可视监管。

  以点及面提升监管效能,联结协同共治链

  开展业务标兵评选活动,选派32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培训取证;组织711名作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率达100%。按照“一年抓创建、两年抓达标、三年全覆盖”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示范所创建出色出彩,141个监管点位和5个基层所已初步达到创建标准,示范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开展“安全生产月”和“电梯安全宣传周”宣教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组织电梯维保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25次,开展应急救援演练12次,打造共治共享安全监管新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湖北省仙桃市“全链条”监管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日期:2022-11-25 14:33:38

  湖北省仙桃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举措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全链条”监管,严抓责任落实,严控风险隐患,严管违规行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自上率下健全监管机制,压实安全责任链

  协同21个部门组建特种设备安全专业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负责人,4次集中调度指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构建“各自领域分头抓、重点领域一起管”治理格局。聚焦城镇燃气、锅炉和压力管道、乘用电梯等高风险领域开展7次联合执法,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手、措施到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实现“一品种一预案、一属地一预案、一企业一预案”;组织特种设备安装维保公司组成承压类和机电类2支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小分队,落实24小时备勤出勤制度,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由内向外优化监管模式,扣紧风险防控链

  常态巡查除隐患。梳理企业清单,形成登记台账,“一企一档”覆盖率达100%。根据企业风险情况制定“任务清单”,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巩固提升行动,对1200家企业的特种设备开展全覆盖检查,共排查消除一般隐患794个、重大隐患10个、约谈企业46家、立案35起,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全面提升”监管闭环。

  专项整治防风险。加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力度,排查燃气经营和使用单位155家,发现消除隐患50处;开展“黑气瓶”整治行动,报废气瓶3720支;排查商超、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检查企业1026家次、排查消除隐患119个、立案查处12起,以“时时放心不下”紧迫感保障群众安全感。

  智慧监管保安全。依托监察平台精准开展超期未检特种设备动态清零,清理率达99.5%;建设液化石油气瓶信息化追溯体系,覆盖液化气站21家,赋码建档气瓶20.4万只;启动工业气瓶和车用气瓶信息化溯源系统建设,完成12家充装单位信息化平台建设,19个基层所实现远程可视监管。

  以点及面提升监管效能,联结协同共治链

  开展业务标兵评选活动,选派32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培训取证;组织711名作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率达100%。按照“一年抓创建、两年抓达标、三年全覆盖”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示范所创建出色出彩,141个监管点位和5个基层所已初步达到创建标准,示范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开展“安全生产月”和“电梯安全宣传周”宣教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组织电梯维保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25次,开展应急救援演练12次,打造共治共享安全监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