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特种设备

江西省新余市“智慧”监管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3-13 14:07:34

【字体:】 【打印】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根本安全为目标、以依法监管为保障、以智慧监管为手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效能,大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平稳。

  一键报警,电梯配上“安全锁”。建成并不断完善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逐步形成“被困人员准确定位、救援处置快速响应、救援情况实时跟踪、救援结果及时反馈、故障数据统计分析”的应急处置管理模式,实现对全市5218台乘客电梯的监管和应急处置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电梯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乘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共开展应急处置2481次,解救困梯人员3069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由原先的22分钟缩短至12分钟,有效避免了电梯事故发生。

  无纸化维保,电梯安上“智慧眼”。全省首批开展电梯无纸化维护保养工作,维保人员用手机APP逐项落实维保内容,维保过程实时定位、实时拍照、实时上传,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签名确认,从源头上杜绝电梯维保人员“以修代保、虚假保养”情况,增强了电梯维保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目前已实现在用电梯无纸化保养全覆盖。

  安全用气,气瓶贴上“追溯码”。为防止违规充装气瓶,杜绝超期未检、报废气瓶流通乱象,自2020年7月起,新余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气瓶信息化,多次组织各气瓶充装单位负责人交流讨论并实地考察,召开推介会推选一家信息化公司建设新余市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将液化石油气瓶、工业气瓶、低温绝热气瓶、车用气瓶等全部纳入系统监管,实现全覆盖。系统建成后,又推动完成气瓶“信息化+监控”和充装前后检查与扫码充装闭环管理“两个升级”,实时监控气瓶充装行为,规范充装前后检查行为。全市27万多只气瓶被纳入系统管理,销毁报废气瓶4.5万余只,督促送检超期未检瓶1.5万余只,超期未检瓶、报废瓶基本清零。

  安全驾驶,场(厂)车装上“电子眼”。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人防+技防”重点解决人员、设备、管理等三个环节的问题,构建对场(厂)车全环节、全天候的智慧管理系统,提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部门安全监管能力,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智慧桥梁”,守牢安全防线。系统实现了出车前检查、人脸识别以及对场(厂)车作业时未系安全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分心驾驶、有行人靠近等情况实时监测并触发警报等功能,消除了场(厂)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场(厂)车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目前,已制定《新余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智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场(厂)车智慧管理系统。

  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探索智慧监管,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应用,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筑牢新余市特种设备安全防线。(通讯员 吴小龙)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江西省新余市“智慧”监管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日期:2023-03-13 14:07:34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根本安全为目标、以依法监管为保障、以智慧监管为手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效能,大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平稳。

  一键报警,电梯配上“安全锁”。建成并不断完善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逐步形成“被困人员准确定位、救援处置快速响应、救援情况实时跟踪、救援结果及时反馈、故障数据统计分析”的应急处置管理模式,实现对全市5218台乘客电梯的监管和应急处置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电梯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乘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共开展应急处置2481次,解救困梯人员3069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由原先的22分钟缩短至12分钟,有效避免了电梯事故发生。

  无纸化维保,电梯安上“智慧眼”。全省首批开展电梯无纸化维护保养工作,维保人员用手机APP逐项落实维保内容,维保过程实时定位、实时拍照、实时上传,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签名确认,从源头上杜绝电梯维保人员“以修代保、虚假保养”情况,增强了电梯维保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目前已实现在用电梯无纸化保养全覆盖。

  安全用气,气瓶贴上“追溯码”。为防止违规充装气瓶,杜绝超期未检、报废气瓶流通乱象,自2020年7月起,新余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气瓶信息化,多次组织各气瓶充装单位负责人交流讨论并实地考察,召开推介会推选一家信息化公司建设新余市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将液化石油气瓶、工业气瓶、低温绝热气瓶、车用气瓶等全部纳入系统监管,实现全覆盖。系统建成后,又推动完成气瓶“信息化+监控”和充装前后检查与扫码充装闭环管理“两个升级”,实时监控气瓶充装行为,规范充装前后检查行为。全市27万多只气瓶被纳入系统管理,销毁报废气瓶4.5万余只,督促送检超期未检瓶1.5万余只,超期未检瓶、报废瓶基本清零。

  安全驾驶,场(厂)车装上“电子眼”。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人防+技防”重点解决人员、设备、管理等三个环节的问题,构建对场(厂)车全环节、全天候的智慧管理系统,提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部门安全监管能力,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智慧桥梁”,守牢安全防线。系统实现了出车前检查、人脸识别以及对场(厂)车作业时未系安全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分心驾驶、有行人靠近等情况实时监测并触发警报等功能,消除了场(厂)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场(厂)车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目前,已制定《新余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智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场(厂)车智慧管理系统。

  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探索智慧监管,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应用,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筑牢新余市特种设备安全防线。(通讯员 吴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