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众服务    消费提示

贵州省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12-28 13:33:35

【字体:】 【打印】 

  2023年元旦、春节将至。节日期间是各类节令食品消费的高峰,消费者无论居家烹调,还是外出就餐,都应高度关注饮食安全。近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科学选购,理性消费

  选购食品应首选正规商超、超市等销售场所。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外包装上的产品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不要选购外包装破损和超出保质期的食品。选购散装食品时,应观察盛放食品容器上的标签标识,是否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尽量选购在密闭容器放置或使用保鲜膜等覆盖的散装食品,不选购无标签标识、外观性状不正常、超过保质期的散装食品,不应徒手随意接触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选购蔬果时,应选择新鲜、饱满的产品,避免选购损伤、颜色或形状异常的产品。购买生鲜、冷链食品时,应特别注意查看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等;对于进口肉类,可扫描二维码,并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节日期间,消费者面对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应避免消费冲动,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购。消费者网购时,谨慎选择电商平台,选择具有资质、成规模的网络交易平台,注意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多关注跨度时间较长的“追加评价”。消费者在面对商家“惊人”的直播带货效果时,不要因“哄抢”的氛围而冲动消费,要量需而入。

  合理搭配,均衡营养

  节日期间,应注意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尽量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量,不暴饮暴食。

  主食类:除了米饭、面条、馒头等常见主食外,还可选择粗加工的谷物,并搭配杂豆、薯类等。既可以保留主食营养,又可以丰富主食风味。

  蔬果类:尽可能选择新鲜蔬菜和水果,选择种类多样和色彩正常的果蔬。蔬菜烹调宜先洗后切、开锅下菜、急火快炒、炒好即食。

  肉类:鱼、肉的烹调建议采用清蒸、清炖等方式,应避免为追求口味吃生肉、生鱼、生鸡蛋等未熟食物,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酒类:酒的品类较多,若饮酒应适量。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和特定职业者等人群,不适宜饮酒,正在服药和患病的人群,应遵医嘱。

  外出就餐,防护仍要

  外出就餐应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且实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高的餐厅。就餐时要合理计划安排,做到吃多少点多少,反对铺张浪费,响应“光盘”号召。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鼓励分餐制,避免交叉污染。

  在外出就餐时,不猎奇、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或来历不明的食物(如各种标称“野味”食品、野生蘑菇、长江鱼、清江鱼、野生鱼及渔获等),以防发生食物中毒。

  特殊人群,多加留意

  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为他们选购食品时,要仔细辨别食品类别,并查看配料表,尽量选择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品。老人、儿童就餐时,应注意食物多样、粗细搭配,尽量吃一些松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在吃花生米、果冻、年糕和带刺的鱼等食品时,应有家人照看或关注,以免发生意外。

  心脏病、“三高”患者等人群,饮食应遵医嘱,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者不吃高盐、高糖、高油食物。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应忌酒。

  保健食品往往成为走亲访友的礼品。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且有其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选购保健食品时,应在信誉好的销售场所或平台上购买,应查看包装上是否标有“蓝帽子”标识,以及保健食品注册号或备案号。

  农村聚餐,安全卫生

  举办酒席前,应向辖区村(社区)报备,严格按要求控制规模和人数。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有温度贮存要求的,严格按要求进行存放。做好食品加工场所的清扫、消毒,注意环境卫生,食品加工人员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必须烧熟煮透,生、熟分开放置。对购买使用的醇基燃料要做好“醇基燃料,严禁饮用”“有毒燃料,不可食用”等醒目标签标识,指定专人管理,专门存放,严禁同食用酒精、散装白酒等食品混合存放,严防误将醇基燃料当白酒饮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贵州省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日期:2022-12-28 13:33:35

  2023年元旦、春节将至。节日期间是各类节令食品消费的高峰,消费者无论居家烹调,还是外出就餐,都应高度关注饮食安全。近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科学选购,理性消费

  选购食品应首选正规商超、超市等销售场所。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外包装上的产品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不要选购外包装破损和超出保质期的食品。选购散装食品时,应观察盛放食品容器上的标签标识,是否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尽量选购在密闭容器放置或使用保鲜膜等覆盖的散装食品,不选购无标签标识、外观性状不正常、超过保质期的散装食品,不应徒手随意接触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选购蔬果时,应选择新鲜、饱满的产品,避免选购损伤、颜色或形状异常的产品。购买生鲜、冷链食品时,应特别注意查看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等;对于进口肉类,可扫描二维码,并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节日期间,消费者面对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应避免消费冲动,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购。消费者网购时,谨慎选择电商平台,选择具有资质、成规模的网络交易平台,注意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多关注跨度时间较长的“追加评价”。消费者在面对商家“惊人”的直播带货效果时,不要因“哄抢”的氛围而冲动消费,要量需而入。

  合理搭配,均衡营养

  节日期间,应注意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尽量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量,不暴饮暴食。

  主食类:除了米饭、面条、馒头等常见主食外,还可选择粗加工的谷物,并搭配杂豆、薯类等。既可以保留主食营养,又可以丰富主食风味。

  蔬果类:尽可能选择新鲜蔬菜和水果,选择种类多样和色彩正常的果蔬。蔬菜烹调宜先洗后切、开锅下菜、急火快炒、炒好即食。

  肉类:鱼、肉的烹调建议采用清蒸、清炖等方式,应避免为追求口味吃生肉、生鱼、生鸡蛋等未熟食物,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酒类:酒的品类较多,若饮酒应适量。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和特定职业者等人群,不适宜饮酒,正在服药和患病的人群,应遵医嘱。

  外出就餐,防护仍要

  外出就餐应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且实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高的餐厅。就餐时要合理计划安排,做到吃多少点多少,反对铺张浪费,响应“光盘”号召。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鼓励分餐制,避免交叉污染。

  在外出就餐时,不猎奇、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或来历不明的食物(如各种标称“野味”食品、野生蘑菇、长江鱼、清江鱼、野生鱼及渔获等),以防发生食物中毒。

  特殊人群,多加留意

  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为他们选购食品时,要仔细辨别食品类别,并查看配料表,尽量选择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品。老人、儿童就餐时,应注意食物多样、粗细搭配,尽量吃一些松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在吃花生米、果冻、年糕和带刺的鱼等食品时,应有家人照看或关注,以免发生意外。

  心脏病、“三高”患者等人群,饮食应遵医嘱,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者不吃高盐、高糖、高油食物。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应忌酒。

  保健食品往往成为走亲访友的礼品。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且有其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选购保健食品时,应在信誉好的销售场所或平台上购买,应查看包装上是否标有“蓝帽子”标识,以及保健食品注册号或备案号。

  农村聚餐,安全卫生

  举办酒席前,应向辖区村(社区)报备,严格按要求控制规模和人数。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有温度贮存要求的,严格按要求进行存放。做好食品加工场所的清扫、消毒,注意环境卫生,食品加工人员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必须烧熟煮透,生、熟分开放置。对购买使用的醇基燃料要做好“醇基燃料,严禁饮用”“有毒燃料,不可食用”等醒目标签标识,指定专人管理,专门存放,严禁同食用酒精、散装白酒等食品混合存放,严防误将醇基燃料当白酒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