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众服务    消费提示

春季开学 校园餐饮安全提示请查收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2-16 13:40:08

【字体:】 【打印】 

  春季开学,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全力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学校食堂和学生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发布食品安全提示:

  压实责任严把“七关”

  严把主体责任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压实校长(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校长(园长)陪餐制。注重“开学第一餐”,开学前全方位开展风险隐患自查整改,对加工场地、设施设备、加工用具、餐饮具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依托食品经营智慧监管平台建好“三类人”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围绕“三件事”加强风险排查管控,理好“三本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严把采购质量关。严格执行大宗食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在企业和品种目录中采购食品原料,便于追溯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认真落实索证索票、查验供货商资质管理制度,加强溯源管理和信息公示。谨慎购买豆科类食物;不买、不吃不认识的野菜、野生蘑菇;禁止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和长江非法捕获鱼类。

  严把验收储存关。严格按照“看、查、称”步骤进行进货查验。查看食品原料感官性状有无异常,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蔬菜是否新鲜;查验食品原料订单、品种规格与来货是否一致,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检验合格报告或证明是否齐全;称核食品原料数量、重量。不合格原料要坚决退回或销毁,不得入库使用。原料入库后要实行分类存放,严格按保存条件进行储存,坚持定期检查,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食品原料。开学前要对上学期留存的食品原料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销毁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原料。

  严把操作规范关。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做好食品原料初加工、切配和烹饪等工作,严防在操作环节造成食品污染。食物要烧熟煮透,特别是肉、禽、蛋和水产品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禽蛋使用前要用流水冲洗;正确加工四季豆、扁豆等豆科类食物;配餐水果要新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接触生熟食品的工用具,应分开存放和使用。加工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备餐操作,有效做好食物的保温和分餐工作。

  严把清洗消毒关。严格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增加洗手消毒频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规范做好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及时做好加工用具和场所环境的清洗消毒,全力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传播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严把留样管理关。严格落实食品留样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用冷藏设施,专用留样容器,专门留样记录。所有食物成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不少于125g,如实做好食品留样记录。

  严把分餐配送关。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要规范进行分餐操作,严防由人员、加工用具、运输工具等原因造成对食物、餐具和分餐间环境的污染。食物应使用餐盒、餐箱、汤桶等密闭容器盛放,容器上标注食品名称、加工时间、食用时限等信息。食物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食用时限)应符合要求: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的,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内。使用专用车辆配送食物,每日做好车辆消毒工作。

  协同发力共护食安

  近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启动全市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各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淮安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醒,由于春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微生物生长繁殖活跃,若饮食不当,极易发生食源性疾病,广大师生一定要科学合理饮食、加强个人健康管理,保障自身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春季开学 校园餐饮安全提示请查收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日期:2023-02-16 13:40:08

  春季开学,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全力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学校食堂和学生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发布食品安全提示:

  压实责任严把“七关”

  严把主体责任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压实校长(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校长(园长)陪餐制。注重“开学第一餐”,开学前全方位开展风险隐患自查整改,对加工场地、设施设备、加工用具、餐饮具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依托食品经营智慧监管平台建好“三类人”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围绕“三件事”加强风险排查管控,理好“三本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严把采购质量关。严格执行大宗食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在企业和品种目录中采购食品原料,便于追溯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认真落实索证索票、查验供货商资质管理制度,加强溯源管理和信息公示。谨慎购买豆科类食物;不买、不吃不认识的野菜、野生蘑菇;禁止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和长江非法捕获鱼类。

  严把验收储存关。严格按照“看、查、称”步骤进行进货查验。查看食品原料感官性状有无异常,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蔬菜是否新鲜;查验食品原料订单、品种规格与来货是否一致,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检验合格报告或证明是否齐全;称核食品原料数量、重量。不合格原料要坚决退回或销毁,不得入库使用。原料入库后要实行分类存放,严格按保存条件进行储存,坚持定期检查,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食品原料。开学前要对上学期留存的食品原料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销毁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原料。

  严把操作规范关。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做好食品原料初加工、切配和烹饪等工作,严防在操作环节造成食品污染。食物要烧熟煮透,特别是肉、禽、蛋和水产品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禽蛋使用前要用流水冲洗;正确加工四季豆、扁豆等豆科类食物;配餐水果要新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接触生熟食品的工用具,应分开存放和使用。加工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备餐操作,有效做好食物的保温和分餐工作。

  严把清洗消毒关。严格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增加洗手消毒频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规范做好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及时做好加工用具和场所环境的清洗消毒,全力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传播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严把留样管理关。严格落实食品留样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用冷藏设施,专用留样容器,专门留样记录。所有食物成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不少于125g,如实做好食品留样记录。

  严把分餐配送关。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要规范进行分餐操作,严防由人员、加工用具、运输工具等原因造成对食物、餐具和分餐间环境的污染。食物应使用餐盒、餐箱、汤桶等密闭容器盛放,容器上标注食品名称、加工时间、食用时限等信息。食物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食用时限)应符合要求: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的,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内。使用专用车辆配送食物,每日做好车辆消毒工作。

  协同发力共护食安

  近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启动全市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各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淮安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醒,由于春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微生物生长繁殖活跃,若饮食不当,极易发生食源性疾病,广大师生一定要科学合理饮食、加强个人健康管理,保障自身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