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众服务    消费提示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预制菜的消费提示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5-17 14:25:14

【字体:】 【打印】 

  预制菜由于烹饪和食用的便捷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它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等配料,经调制等预处理、熟制或不熟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方便消费者或食品生产经营者烹饪或即食的预包装菜肴。对此,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一、菜品选购有讲究

  关注标签信息。选择正规渠道、正规品牌的产品,要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上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食品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加工方式、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标注是否规范、齐全。

  关注配料信息。有些产品包装上图片宣传得很诱人,但不能只看图片介绍,可以通过看配料表中主要用料判断是否存在图文不符等情况。

  关注保质期限。查看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按标签标注的贮存条件进行保存,尤其油脂含量高的食品需特别注意新鲜度。

  二、烹调加工有学问

  关注产品类别。要分清是生制品(未经加热成熟)还是熟制品(经加热成熟),是即食还是非即食的。只有即食的产品可以开袋直接食用,其他都应该经过烹饪加工后食用。值得注意的是熟制品≠即食,生制品≠非即食。

  关注烹调方式。不同的预制菜产品会有不同的烹调加工方式。比如,有的需要蒸制、有的则需要在热锅中翻炒。

  关注贮存条件。预制菜应按照其标示贮存条件保存,一般分为冷冻、冷藏和常温。冷冻贮存温度应不高于-18℃;冷藏贮存温度宜在0℃~4℃;常温的也应避免在30℃以上环境下贮存。

  在预制菜消费过程中,广大消费者应向商家索要发票或相关购物凭证,如遇食品安全问题和假冒伪劣产品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预制菜的消费提示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日期:2023-05-17 14:25:14

  预制菜由于烹饪和食用的便捷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它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等配料,经调制等预处理、熟制或不熟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方便消费者或食品生产经营者烹饪或即食的预包装菜肴。对此,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一、菜品选购有讲究

  关注标签信息。选择正规渠道、正规品牌的产品,要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上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食品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加工方式、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标注是否规范、齐全。

  关注配料信息。有些产品包装上图片宣传得很诱人,但不能只看图片介绍,可以通过看配料表中主要用料判断是否存在图文不符等情况。

  关注保质期限。查看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按标签标注的贮存条件进行保存,尤其油脂含量高的食品需特别注意新鲜度。

  二、烹调加工有学问

  关注产品类别。要分清是生制品(未经加热成熟)还是熟制品(经加热成熟),是即食还是非即食的。只有即食的产品可以开袋直接食用,其他都应该经过烹饪加工后食用。值得注意的是熟制品≠即食,生制品≠非即食。

  关注烹调方式。不同的预制菜产品会有不同的烹调加工方式。比如,有的需要蒸制、有的则需要在热锅中翻炒。

  关注贮存条件。预制菜应按照其标示贮存条件保存,一般分为冷冻、冷藏和常温。冷冻贮存温度应不高于-18℃;冷藏贮存温度宜在0℃~4℃;常温的也应避免在30℃以上环境下贮存。

  在预制菜消费过程中,广大消费者应向商家索要发票或相关购物凭证,如遇食品安全问题和假冒伪劣产品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