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众服务    消费提示

焙烤食品消费提示

来源: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网站  发布日期:2023-09-08 14:10:36

【字体:】 【打印】 

  据资料记载,焙烤食品起源于商朝,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这一传统美食以多种原料及不同工序的多元组合,加工形成了风味各异的多个派系,产品琳琅满目,深受不同人群喜爱。为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和食用焙烤食品,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食品安全专家特做如下消费提示,快来看看吧!

  一、焙烤食品这些常见误区,为你解释明白

  (一)焙烤食品热量高,切勿贪食

  焙烤食品香甜美味,因此也成为美食爱好者的心头好。但焙烤食品中通常糖、脂肪的含量相对较高,供能充足,过量食用会增加肥胖及其它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控制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每天摄入添加糖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最好不超过总能量的5%。总脂肪摄入提供的能量建议占总能量的20~30%。所以焙烤食品虽好吃,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切莫贪吃哦。

  (二)防腐剂不是洪水猛兽

  焙烤食品大多具备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优势条件,易导致腐败变质加速。适量添加防腐剂可延长保质期,以达到食品防腐保鲜的目的。只要防腐剂的使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消费者不必过度担心。

  (三)网红小作坊纯手工未必安全

  正规渠道购买才有安全保障,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持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销售备案号)、卫生条件好的正规售卖场所,警惕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商家出售的焙烤食品。若通过电商平台等线上途径购买,应索要清晰的产品资料,保留产品截图和付款凭据,必要时要求卖家提供资质证明材料、产品出厂合格证明文件等。

  二、焙烤食品虽美味,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

  (一)肠胃欠佳谨慎全谷物

  添加全谷类原料的焙烤食品虽口感较粗糙,但因含有较高膳食纤维,受特定需求的消费人群喜爱。但对于消化系统功能欠佳的消费者,过多食用可能会使胃排空延迟,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应谨慎食用此类产品。

  (二)无糖食品包含小心机

  糖醇食品不等于无糖食品。标签明示配料无糖成分,但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其所含淀粉经人体代谢转化的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特殊人群,即使是食用“无糖”产品,也切莫贪食。

  (三)过敏体质警惕过敏原

  根据各主要贸易国与地区预警通报及《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GB/T23779-2009)焙烤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成分有牛奶、鸡蛋、麸质、花生、坚果、芝麻、甲壳类、鱼类、大豆等。过敏体质人群在选择的时候应重点关注标签标识上标明的致敏物质。

  三、焙烤食品品种丰富,教你如何选购

  (一)包装食品读标签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要求,商品应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消费者还可根据自身需求,参考营养标签理性选择适宜的焙烤食品。

  (二)关注储存条件

  常温售卖的焙烤食品应存放在密封、洁净的专柜中,配备专用工具,避免受到污染;购买含肉、蛋、奶、水果等的焙烤食品时,要冷藏储存并留意冷藏储存的温度。散装食品应在盛放食品的容器和设施的显著位置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

  (三)辨别品质优劣

  消费者从感官方面可以闻一闻产品是否有哈喇等异味,看一看产品食材外观是否颜色自然,有无杂质、霉变等异常情况。不要购买过期商品,尽量选择近期或当天生产商品,尽快食用。不购买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的产品。

  最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大家:焙烤食品虽好吃,但切勿贪食哦!

  撰稿:孙群 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乔秀明 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校核: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及秘书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焙烤食品消费提示

来源: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网站日期:2023-09-08 14:10:36

  据资料记载,焙烤食品起源于商朝,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这一传统美食以多种原料及不同工序的多元组合,加工形成了风味各异的多个派系,产品琳琅满目,深受不同人群喜爱。为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和食用焙烤食品,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食品安全专家特做如下消费提示,快来看看吧!

  一、焙烤食品这些常见误区,为你解释明白

  (一)焙烤食品热量高,切勿贪食

  焙烤食品香甜美味,因此也成为美食爱好者的心头好。但焙烤食品中通常糖、脂肪的含量相对较高,供能充足,过量食用会增加肥胖及其它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控制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每天摄入添加糖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最好不超过总能量的5%。总脂肪摄入提供的能量建议占总能量的20~30%。所以焙烤食品虽好吃,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切莫贪吃哦。

  (二)防腐剂不是洪水猛兽

  焙烤食品大多具备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优势条件,易导致腐败变质加速。适量添加防腐剂可延长保质期,以达到食品防腐保鲜的目的。只要防腐剂的使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消费者不必过度担心。

  (三)网红小作坊纯手工未必安全

  正规渠道购买才有安全保障,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持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销售备案号)、卫生条件好的正规售卖场所,警惕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商家出售的焙烤食品。若通过电商平台等线上途径购买,应索要清晰的产品资料,保留产品截图和付款凭据,必要时要求卖家提供资质证明材料、产品出厂合格证明文件等。

  二、焙烤食品虽美味,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

  (一)肠胃欠佳谨慎全谷物

  添加全谷类原料的焙烤食品虽口感较粗糙,但因含有较高膳食纤维,受特定需求的消费人群喜爱。但对于消化系统功能欠佳的消费者,过多食用可能会使胃排空延迟,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应谨慎食用此类产品。

  (二)无糖食品包含小心机

  糖醇食品不等于无糖食品。标签明示配料无糖成分,但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其所含淀粉经人体代谢转化的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特殊人群,即使是食用“无糖”产品,也切莫贪食。

  (三)过敏体质警惕过敏原

  根据各主要贸易国与地区预警通报及《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GB/T23779-2009)焙烤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成分有牛奶、鸡蛋、麸质、花生、坚果、芝麻、甲壳类、鱼类、大豆等。过敏体质人群在选择的时候应重点关注标签标识上标明的致敏物质。

  三、焙烤食品品种丰富,教你如何选购

  (一)包装食品读标签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要求,商品应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消费者还可根据自身需求,参考营养标签理性选择适宜的焙烤食品。

  (二)关注储存条件

  常温售卖的焙烤食品应存放在密封、洁净的专柜中,配备专用工具,避免受到污染;购买含肉、蛋、奶、水果等的焙烤食品时,要冷藏储存并留意冷藏储存的温度。散装食品应在盛放食品的容器和设施的显著位置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

  (三)辨别品质优劣

  消费者从感官方面可以闻一闻产品是否有哈喇等异味,看一看产品食材外观是否颜色自然,有无杂质、霉变等异常情况。不要购买过期商品,尽量选择近期或当天生产商品,尽快食用。不购买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的产品。

  最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大家:焙烤食品虽好吃,但切勿贪食哦!

  撰稿:孙群 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乔秀明 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校核: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及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