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中药材

深化沪滇区域合作 云南省推进云产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

来源: 云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0-11-05 09:07:51

【字体:】 【打印】 

  近日,在云南省商务厅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上,滇沪专家围绕中药材追溯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与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云南道地优质中药材“走出去”搭建产销平台,推动“云药”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中药材“绿色食品牌”。

  据悉,云南省将以中药材追溯为抓手,形成质量和价值信息传递链条畅通市场渠道,充分发挥云南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上海市场优势,进一步深化沪滇区域合作,促进中药追溯体系协同管理、资源共享。

  产值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云南中药资源种类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均居全国之首,全省中药资源种类有6559种,药用植物资源有6157种,中药资源种类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分别占全国的51.4%和55.4%,民族药资源有2000多种。有574个品种药进入中国药典,居全国之首,32个品种收载于部颁标准,149个品种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标准》。

  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农业产值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872.68万亩,产量94.9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从种植规模看,三七、天麻、重楼、云木香、砂仁等17个品种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云当归、滇黄精、茯苓、石斛、粗茎秦艽等9个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达7万亩至10万亩以上;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具有独特市场地位,云南优势中药材三七、灯盏花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滇龙胆、重楼、砂仁、红花、草果、茯苓、木香、当归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云南中药材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逐年提高,全国现有35大类、43个剂型、50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其中,使用云南中药材达3500多种。

  流通追溯体系助“云药”闯市场

  为了做好中药材溯源,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一体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云药质量追溯平台”,通过网站系统和微信小程序对中药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购销存储四大环节形成全过程闭环溯源,逐步建成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实现中药材产品可追溯。同时,“云药质量追溯平台”获得了国家中央追溯平台可追溯码和国家“中药追溯”标识认证授权,协会将利用“中药追溯”和“云药追溯”双标联用对中药材追溯企业进行授权管理和服务,持续推动云南省中药材行业向标准化、数据化、信息化迈进。此外,中药材可追溯已成为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药材”评选活动和云南省“定制药园”申报认定的基本条件。

  目前,云南申请使用“云药质量追溯平台”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已有96家,品种发展到25个,涉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万余亩,对主要产品实现从种植、加工到流通销售的大数据追溯,并接入云南省重要产品追溯协同中心、云南省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等政府监管平台,实现了中药材追溯信息的政府监管和共享。云南的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产需共享的良好局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Loading...

深化沪滇区域合作 云南省推进云产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

来源:云南日报日期:2020-11-05 09:07:51

  近日,在云南省商务厅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上,滇沪专家围绕中药材追溯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与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云南道地优质中药材“走出去”搭建产销平台,推动“云药”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中药材“绿色食品牌”。

  据悉,云南省将以中药材追溯为抓手,形成质量和价值信息传递链条畅通市场渠道,充分发挥云南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上海市场优势,进一步深化沪滇区域合作,促进中药追溯体系协同管理、资源共享。

  产值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云南中药资源种类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均居全国之首,全省中药资源种类有6559种,药用植物资源有6157种,中药资源种类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分别占全国的51.4%和55.4%,民族药资源有2000多种。有574个品种药进入中国药典,居全国之首,32个品种收载于部颁标准,149个品种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标准》。

  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农业产值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872.68万亩,产量94.9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从种植规模看,三七、天麻、重楼、云木香、砂仁等17个品种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云当归、滇黄精、茯苓、石斛、粗茎秦艽等9个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达7万亩至10万亩以上;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具有独特市场地位,云南优势中药材三七、灯盏花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滇龙胆、重楼、砂仁、红花、草果、茯苓、木香、当归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云南中药材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逐年提高,全国现有35大类、43个剂型、50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其中,使用云南中药材达3500多种。

  流通追溯体系助“云药”闯市场

  为了做好中药材溯源,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一体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云药质量追溯平台”,通过网站系统和微信小程序对中药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购销存储四大环节形成全过程闭环溯源,逐步建成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实现中药材产品可追溯。同时,“云药质量追溯平台”获得了国家中央追溯平台可追溯码和国家“中药追溯”标识认证授权,协会将利用“中药追溯”和“云药追溯”双标联用对中药材追溯企业进行授权管理和服务,持续推动云南省中药材行业向标准化、数据化、信息化迈进。此外,中药材可追溯已成为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药材”评选活动和云南省“定制药园”申报认定的基本条件。

  目前,云南申请使用“云药质量追溯平台”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已有96家,品种发展到25个,涉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万余亩,对主要产品实现从种植、加工到流通销售的大数据追溯,并接入云南省重要产品追溯协同中心、云南省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等政府监管平台,实现了中药材追溯信息的政府监管和共享。云南的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产需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