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中药材

陕西省商洛市切实加强中药材质量追溯监管

来源: 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3-04-25 14:41:54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建基地、抓加工、促营销、创品牌”的思路,充分发挥商洛道地药材资源优势,持续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市中药产业发展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全市新发展中药材14.8万亩,完成季度任务的11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9.3%。
  全市抓规划布局,立足商洛道地药材资源禀赋,在全面摸清全市中药产业发展底数的基础上,突出区域优势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中药材种植品类、面积和区域,坚持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林下种植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两个相结合”,坚持以建设500亩以上规模化中药材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快千亩以上中药材专业村建设步伐,在大力发展“十大商药”优势品种连翘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镇一药”“一村一品”,初步形成了商州丹参、桔梗,洛南连翘、五味子,山阳黄姜、白及,商南天麻、杜仲,丹凤天麻、山茱萸,镇安天麻、猪苓,柞水五味子等中药产业发展格局。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规定,持续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开展珍稀濒危野生药材资源摸底排查,划定分布区域,公布品类面积,设立警示标牌,严禁随意采挖,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中药材资源。严格遵循《陕西省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切实加强中药材种苗品类、品质、数量、原产地、检疫等质量追溯监管,在去年制定发布6个道地药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5个道地药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为全市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市抓示范样板,综合科管水平显著提升。持续加快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示范基地115个11.83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规范化示范基地50个7.46万亩,建设千亩以上专业村50个,建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12个。市林业局指导县区深入开展示范基地评选、观摩交流等活动,目前全市共组织举办各类中药材技术培训20多场次,受训药农1800多人次,提升了全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
  聚力抓品牌建设,“商药”影响力不断扩大。市上持续推进连翘、桔梗、天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工作,扎实做好洛南连翘省级气候品质认证(特优级)工作,推进“商洛丹参”商标注册工作有序开展。实施品牌点亮工程,充分利用秦岭药库的影响力,借助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等各类宣传推介会,广泛宣传商洛优质道地中药材品牌,切实增强“十大商药”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擦亮“一都四区”品牌底色。
  同时,聚力抓服务保障,科技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采用“聘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针对中药材不同生长周期,聘请不同领域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先后两次选派20多名业务干部赴西安、汉中等地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中药材培训班,全面提升了我市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充分发挥中药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力量,组织科技特派员入农户、到基地、进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真正把各类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贮运和销售信息传授给群众,着力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效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陕西省商洛市切实加强中药材质量追溯监管

来源:商洛日报日期:2023-04-25 14:41:54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建基地、抓加工、促营销、创品牌”的思路,充分发挥商洛道地药材资源优势,持续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市中药产业发展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全市新发展中药材14.8万亩,完成季度任务的11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9.3%。
  全市抓规划布局,立足商洛道地药材资源禀赋,在全面摸清全市中药产业发展底数的基础上,突出区域优势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中药材种植品类、面积和区域,坚持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林下种植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两个相结合”,坚持以建设500亩以上规模化中药材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快千亩以上中药材专业村建设步伐,在大力发展“十大商药”优势品种连翘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镇一药”“一村一品”,初步形成了商州丹参、桔梗,洛南连翘、五味子,山阳黄姜、白及,商南天麻、杜仲,丹凤天麻、山茱萸,镇安天麻、猪苓,柞水五味子等中药产业发展格局。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规定,持续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开展珍稀濒危野生药材资源摸底排查,划定分布区域,公布品类面积,设立警示标牌,严禁随意采挖,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中药材资源。严格遵循《陕西省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切实加强中药材种苗品类、品质、数量、原产地、检疫等质量追溯监管,在去年制定发布6个道地药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5个道地药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为全市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市抓示范样板,综合科管水平显著提升。持续加快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示范基地115个11.83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规范化示范基地50个7.46万亩,建设千亩以上专业村50个,建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12个。市林业局指导县区深入开展示范基地评选、观摩交流等活动,目前全市共组织举办各类中药材技术培训20多场次,受训药农1800多人次,提升了全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
  聚力抓品牌建设,“商药”影响力不断扩大。市上持续推进连翘、桔梗、天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工作,扎实做好洛南连翘省级气候品质认证(特优级)工作,推进“商洛丹参”商标注册工作有序开展。实施品牌点亮工程,充分利用秦岭药库的影响力,借助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等各类宣传推介会,广泛宣传商洛优质道地中药材品牌,切实增强“十大商药”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擦亮“一都四区”品牌底色。
  同时,聚力抓服务保障,科技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采用“聘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针对中药材不同生长周期,聘请不同领域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先后两次选派20多名业务干部赴西安、汉中等地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中药材培训班,全面提升了我市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充分发挥中药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力量,组织科技特派员入农户、到基地、进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真正把各类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贮运和销售信息传授给群众,着力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