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建设情况    中药材

郑州按下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来源: 郑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3-05-26 14:33:04

【字体:】 【打印】 

  种植道地中药材可享专项奖励;顶尖中医药团队项目入郑最高资助1个亿;新建中医药项目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中医药企业迈入“百强”一次性奖励300万元……5月23日,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未来三年,我市将投入“真金白银”,全力扶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植道地中药材可享专项奖励

  质优效佳的中药材,是保障中医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为此,新政明确提出,今后我市要大力支持道地中药材种植业发展。

  道地中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为夯实中药材发展基础,新政规定,我市将支持中医药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资源条件,积极探索仿原生态种植模式,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道地药材的,经验收合格后按每亩500元、不超过30万元进行奖励。中药材获得国家道地药材认证、入选《河南省道地药材目录》的品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

  从源头把控中药材品质

  为源头把控中药材品质,我市支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中药材质量进行管控,对自建中药材全生产周期质量追溯系统,并涵盖中药材及其产品信息编码等溯源要素、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种植基地,按产值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获得省级中药材新品种登记认定的,每个品种奖励10万元。

  为完善市场流通体系,鼓励建设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国家级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园和现代化中药材物流交易中心,培育一批符合中药材现代化物流体系标准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

  综合保障为种植风险“托底”

  新政鼓励中医药企业自建或共建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生产示范园和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示范繁育基地,经验收合格的新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规模达到50亩、100亩的,给予不超过10万元、20万元奖励。

  为了给中药材种植提供风险综合保障,我市计划建立政府财政补贴扶持与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相结合的综合保障机制,借此减少种植户因不可抗力或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

  新建中医药项目最高可获千万元奖励

  为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项目,我市将支持新建中医药项目。对总投资2000万元及以上的中医药新建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项目生产和设备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政策支持。

  实施重大项目贴息。对总投资10亿元以上且开工后一年内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亿元的重大中医药项目,按规定贴息一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总投资20亿元以上且开工后一年内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0亿元的项目,可按规定贴息两年,最高不超过4000万元。

  此外,针对中医药技术项目技改升级、中医药企业智能化改造以及中医药企业绿色化改造,我市都将给予针对性的补贴扶持。

  中医药企业迈入全国“百强”奖励300万元

  为加强中医药企业成长培育,我市将努力做大做优龙头企业。对首次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单品种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3亿元、1亿元的中医药药品,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同时,我市将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等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单项冠军”企业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大力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开发,加大对传统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支持设立河南省岐黄中医文化研究院。未来,我市还将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在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制药、服务业等方面加强国内外深度合作与交流。探索将中医药特色品牌与服务贸易、旅游相结合,吸引境内外居民来郑体验中医药服务、购买中医药产品,把中医药打造成郑州市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的名片。(记者王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郑州按下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来源:郑州日报日期:2023-05-26 14:33:04

  种植道地中药材可享专项奖励;顶尖中医药团队项目入郑最高资助1个亿;新建中医药项目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中医药企业迈入“百强”一次性奖励300万元……5月23日,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未来三年,我市将投入“真金白银”,全力扶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植道地中药材可享专项奖励

  质优效佳的中药材,是保障中医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为此,新政明确提出,今后我市要大力支持道地中药材种植业发展。

  道地中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为夯实中药材发展基础,新政规定,我市将支持中医药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资源条件,积极探索仿原生态种植模式,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道地药材的,经验收合格后按每亩500元、不超过30万元进行奖励。中药材获得国家道地药材认证、入选《河南省道地药材目录》的品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

  从源头把控中药材品质

  为源头把控中药材品质,我市支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中药材质量进行管控,对自建中药材全生产周期质量追溯系统,并涵盖中药材及其产品信息编码等溯源要素、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种植基地,按产值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获得省级中药材新品种登记认定的,每个品种奖励10万元。

  为完善市场流通体系,鼓励建设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国家级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园和现代化中药材物流交易中心,培育一批符合中药材现代化物流体系标准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

  综合保障为种植风险“托底”

  新政鼓励中医药企业自建或共建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生产示范园和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示范繁育基地,经验收合格的新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规模达到50亩、100亩的,给予不超过10万元、20万元奖励。

  为了给中药材种植提供风险综合保障,我市计划建立政府财政补贴扶持与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相结合的综合保障机制,借此减少种植户因不可抗力或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

  新建中医药项目最高可获千万元奖励

  为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项目,我市将支持新建中医药项目。对总投资2000万元及以上的中医药新建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项目生产和设备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政策支持。

  实施重大项目贴息。对总投资10亿元以上且开工后一年内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亿元的重大中医药项目,按规定贴息一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总投资20亿元以上且开工后一年内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0亿元的项目,可按规定贴息两年,最高不超过4000万元。

  此外,针对中医药技术项目技改升级、中医药企业智能化改造以及中医药企业绿色化改造,我市都将给予针对性的补贴扶持。

  中医药企业迈入全国“百强”奖励300万元

  为加强中医药企业成长培育,我市将努力做大做优龙头企业。对首次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单品种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3亿元、1亿元的中医药药品,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同时,我市将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等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单项冠军”企业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大力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开发,加大对传统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支持设立河南省岐黄中医文化研究院。未来,我市还将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在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制药、服务业等方面加强国内外深度合作与交流。探索将中医药特色品牌与服务贸易、旅游相结合,吸引境内外居民来郑体验中医药服务、购买中医药产品,把中医药打造成郑州市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的名片。(记者王红)